瑋思影像榮幸成為教育夥伴
我們非常榮幸成為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「感動蛇」計畫的教育夥伴,並見證其於國立臺灣美術館隆重登場的展覽——《繪風土・見色彩》。
這不僅是一場關於色彩的展覽,更是一段從地方觀察出發,連結自然、文化與藝術創作的旅程。
展覽資訊
- 展覽名稱:《繪風土・見色彩》
- 展覽地點:國立臺灣美術館二樓
- 展期時間:2025/5/10 - 6/29
- 主辦單位:國立臺灣美術館 × 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
※ 以下展覽資訊引用自《繪風土・見色彩》展覽說明
看見台灣的色彩風土
地理形態、氣候條件與建築材料,造就了台灣各地獨特的生活樣貌,也形成了所謂的「文化色彩景觀」。
從土壤的顏色、植物的色澤,到建築、服飾、節慶裝飾的配色,我們每日所見,皆是自然與文化交織出的視覺語言。
如色彩地理學家讓•菲力普•郎科羅 (Jean.Philippe Lenclos) 所說,透過觀察自然與人文的交會處檢視色彩,即能辨識地方的風景語彙。
色彩調研 × 學童踏查 × 感動蛇創作
本展由國美館與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共同合作,選取15件典藏畫作為出發點,包含席德進、袁樞真、許深州與郭柏川等藝術家筆下的「山、海、屋、花、果」風土色彩。
展覽結合:
- 藝術家觀察視角:如席德進描繪的建築與留白、郭柏川以熱帶光線捕捉水果與街景
- 在地學童田野調查:來自南投、苗栗、雲林、彰化與臺中的12所國中小學生,走進家鄉,拍攝並採集生活周遭的色彩與紋樣,進行跨媒材創作
感動蛇 × 當代風土設計
此次展覽以藝術家莊普設計的「感動蛇」作為創作載體,靈感源自排灣族百步蛇圖紋,象徵蛻變、靈動與文化的延續性。
亮點包含:
- 3位藝術家(連建興、陸先銘、潘鈺)以典藏畫作色彩為靈感,彩繪感動蛇創作
- 296位學生以家鄉代表色創作「感動蛇」作品,展現色彩於當代生活與設計的應用想像
讓文化色彩,不只存在回憶裡
非常感謝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特別前來南投,了解我們的金屬影像輸出技術,更謝謝學學對我們的信任,讓我們有機會成為此次展覽的教育夥伴,協助部分展件的製作輸出。
我們相信,每一段文化色彩的觀察,都是生活中真實而獨特的記憶。
在這次《繪風土・見色彩》的合作中,我們看見地方如何透過色彩訴說故事,孩子如何從觀察中展開創作。這些作品不只是展覽的一部分,更是能被珍藏、細細感受,甚至傳遞下去的文化縮影。
瑋思影像將持續透過影像輸出技術,讓創作的色彩得以被保留,也讓來自土地的靈感與記憶,被更長久地看見與感動。